评论员 陈思
临近教师节,广西某学校一位家长,因反对家委会凑钱给老师购买礼盒的提议,被要求退出家长群。每个人要凑的金额不高,只是 40 块,却触及了一名家长不送礼底线。

但是老师们也不容易,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记忆节点。
过去很多年,我仍记得,那位小学女教师难掩的笑意与面颊飞涨的红霞。那时我们全班 40 个学生,都凑不出 40 块。最后在教师节那天送出手的,是一个 10 块钱的音乐盒。音乐盒打开时,有夸张的闪光和含混的音乐。现在想来,这种粗劣的礼物,看着都觉得碍眼。
但女老师收到礼物后眼眶还是红了,授业时候音量徒增,骂人也格外起劲儿。我也是此后很多年,才突然发现,除了教师节,我们再也没法用如此廉价的礼物来取悦一名女性了。
尊师重教是传统。一个小小的礼物两头,是学生的感恩教育,与老师的职业认同感。现在虽然有明令禁止教师收受礼物,但是局部道德自觉战胜不了 " 潜规则 ",反而让教师节感谢陷入 " 囚徒困境 "。还不如学习新加坡的做法,明确教师可以收受学生礼物的价值金额范围,让 " 礼尚往来 ",又不成为负担。这远比写贺卡还公平,不然我们那个破落的小学,只有我的 " 文采斐然 ",能让快退休的教导主任 " 花枝乱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