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看完文多多敲击【点赞、在看、转发】!
老规矩,每一天的某篇推送结尾处,藏有一个爱的福利 " 小彩蛋 ",快行动起来找找吧!
"
" 我的身体里住着好几个人。"
" 我忍受不了这种长年累月的痛苦,已经在比利时申请了安乐死 ..."
"
不久前,拥有 25 万粉丝的油管博主,23 岁的法国女孩 Olympe,对着镜头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她说,自己已经遭受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折磨太久,厌倦了同一个身体里存在着多个不同的 " 人 "。
当日常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成了折磨,活着,也不再是充满喜悦的事。

人格分裂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两种或更多的身份或人格状态,不同的身份与人格交替控制着患者的行为。
Olympe 的症状由儿童时期的严重创伤引起。儿童时期的大脑还没有形成一个单一的、完整的身份,经历过不幸童年、颠沛流离、性虐待的她,人格分裂成了多个部分,不同的部分都拥有各自的品味、观点、自己的思考能力。

这意味着,每时每刻她都在经历着不可缓解、持续一生的痛苦。
相关统计表示,约有 70% 的人格障碍患者有超过一次的自杀未遂行为。虽然 Olympe 一直以阳光的形象示人,但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只有她自己最能体会 ...

在油管上,她持续分享着关于心理学、解离性身份障碍的内容,帮助大家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其中有的人格更活泼,有的则是更偏向于负面思考,还有人格很容易陷入愤怒情绪,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她经常陷入切换人格时风格大变的状况,这让她的生活时常充满混乱。

不同人格出现的频率也有很大不同,比如 Lucie 和 Charly 出现相对频繁一些,8 岁的 Snow 一般不会出现在她的视频里。
而最近,最能让她感受到死亡意图的是, 似乎自己体内有一个人格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毁灭倾向," 他试图杀死我们,因为他再也忍受不了这种状态了。"

她说自己已经联系上了医生,虽然安乐死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但自己的生活,总归要自己给出答案。
" 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目前这种生活的痛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能忍受的范围。"
" 我不希望自己的行为成为年轻人模仿的对象,虽然我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但还是希望大家在面对生命中的黑暗时刻时,能依靠身边最爱的人。"

如果这只是其中一个人格的思想倾向,像 Olympe 的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判断安乐死符不符合伦理呢?


毕竟,无论是在情感还是伦理上,安乐死都注定是最有争议的议题之一。
相比年迈老人因为绝症和病痛的折磨选择安乐死,年轻人因为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而走上这条路,让人感觉格外悲痛。
为年轻人实施安乐死是否合理,也存在着诸多争议。
去年,23 岁的女孩 Shanti De Corte 被医生执行了安乐死。在恐怖组织的袭击中幸存下来的她,因为无法摆脱恐怖袭击的阴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恐怖分子的炸弹夺去了 32 人的生命,300 多人在袭击中受伤,Shanti 虽然没有受伤,但袭击现场的惨烈景象永远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回归正常生活后,她患上了心理疾病。即使经过一系列康复治疗、服用多年的药物,她仍然无法摆脱当年的梦魇,并在 2018 年和 2020 年先后两次尝试结束自己的生命。
Shanti 的妈妈这样形容女儿的状况:
" 那一天的遭遇彻底击垮了她,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了安全感。
出于恐惧,她不想去任何人多的地方,她还经常出现惊恐发作的情况,觉得自己身边随时可能出现爆炸 ..."

她在最后留下的文字中提到,自己笑了又哭,直到迎来人生的最后一天。这段旅途中自己爱过,也感受过什么是真爱,如今,是时候平静地走向终点。

目前,整个欧洲只有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个国家立法允许人们主动安乐死,在这其中,比利时又被部分媒体称作 " 死亡病房 "。


不管是哪种情况,安乐死归根结底,仍然是种协助患者自杀的行为。在定义患者是否属于 " 理性自杀 " 时,存在许多法律和伦理问题。

此外,由于安乐死大规模推行容易造成更广泛的模仿行为,甚至为 " 协助自杀 " 去污名化,在年轻人群体间的自杀率增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Olympe 能否成功实现安乐死的愿望,目前还没有定论。
我们唯一能看到的是,当越来越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出现在报道中时,安乐死在伦理和法律上的冲击,也将越来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