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
病毒给我们的威胁也尚未消除。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加大,
浙江一地发布最新提醒
春节前后或迎第二波感染小高峰
多地发出倡议
这些人员避免聚集
▼
绍兴:
春节前后或迎第二波感染小高峰
据绍兴发布消息,近期,绍兴市多地发出倡议:科学安排出行,尽量压缩红白事规模。
记者从绍兴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绍兴新冠病毒感染曲线已呈下降状态,但随着假期到来,人员流动会比较密集,农村地区迎来人员返乡潮,春节前后可能还会出现一波感染小高峰。鉴于此,绍兴多地发出疫情防控倡议书。

柯桥:减少非必要外出旅行
重症高风险人群尽量避免出行
柯桥区在倡议书中提到,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明显增多,为有序应对感染高峰,有效降低感染峰值,大家要尽量减少非必要外出旅行,老年人、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尽量避免出行。此外,倡导 " 白事能简则简、红事能缓则缓 ",尽量压缩红白事规模,避免疫情聚集性传播。春节期间,倡导电话问候、视频拜年,尽可能减少亲人间交叉感染风险。
上虞、诸暨:
脆弱群体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上虞区和诸暨市也发出倡议,白事能简则简、红事能缓则缓,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员和孕妇、儿童等脆弱群体要避免参加红白事等集聚性活动,努力降低感染风险。此外,坚持非必要不去医院、庙会、灯会、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前往的,要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有发热等相关症状人员自觉遵守居家健康管理要求,尽量避免将病毒传播给老人、儿童和其他人员。" 阳康 " 人员切忌剧烈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步恢复到以前的活动量。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等习惯,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和良好社交礼仪。
梁万年:
不排除春节流动
引起新一波较大高峰
近日,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接受《面对面》栏目专访时表示,很多省份已经达到了高峰,有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不排除通过春节的流动引起比较大的第二波或第三波高峰,但是概率比较小,即使有也不会是太大的一个波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考虑到感染人口结构的变化。" 像农村地区一些老人在家不出门,可能因为春节的流动,走亲访友被感染了,再加上农村的医疗救治条件不如城市,所以要防范可能出现农村医疗挤兑,特别是老年人感染以后,如何得到及时救治的问题。" 梁万年说。
没 " 阳过 " 的人要注意这些事!
" 阳康 " 者和
始终没 " 阳过 " 的人
分别该注意什么?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给出健康建议。
▼
疫情快速发展,没 " 阳过 " 的人都是什么情况?
李侗曾:这波疫情中,体感上没 " 阳过 " 可能存在很多情况。比如有的市民由于防护措施到位确实没 " 阳过 "。有的市民感染后没有出现症状,是无症状感染者。有的市民在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过,体内有抗体,而自己没注意到。
没 " 阳过 " 的人如果面对新毒株,会比 " 阳康 " 者更脆弱吗?
李侗曾: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感染过新冠病毒后 3 到 6 个月内,一般不会二次感染。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这时候,谁的免疫力强,抗体水平下降得慢,谁就会获得更长时间的 " 保护 "。
感染后病情的轻重与病毒的致病力有关。目前,奥密克戎各变异株的致病力相差无几。如果是曾经 " 阳过 " 的人再次感染,病情可能会相对第一次感染更轻。没 " 阳过 " 的人感染,病情也会与其他人第一次感染时程度类似。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大起来,该怎么做好个人防护呢?
李侗曾:首先大家对新冠病毒不用过度焦虑和恐慌,但该坚持的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一定要做好。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已经 " 阳过 " 的人也不能放松警惕,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要注意个人防护。还有症状的人要避免走亲访友、串门聚会。对于没 " 阳过 " 的人,在密切做好防护的同时,还提醒一定要及时积极接种疫苗和加强针。
另外,对于老人、孩子、孕产妇、有基础病的重点人群,要减少外出,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员,疫情期间减少接待探访的次数。
新闻 +
新冠感染恢复期,
这 9 件事一定要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