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 (视觉中国/图)
北京时间12月30日凌晨,一代足球传奇、“球王”贝利在巴西圣保罗去世,享年82岁。
贝利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用葡萄牙语和英语发布了“球王”去世的消息:“球王贝利今天安详地离世了。爱与鼓舞人心,是他整个人生的标志。埃德松(贝利原名)用他在体育领域的天赋终止过一场战争,他前往全世界参加社会活动,并传播着他心中坚信的、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那就是爱。贝利的故事在今天,成为未来几代人的宝贵遗产。爱,还是爱,一直去爱,直到永远。”
贝利的女儿凯丽·纳西门托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父亲,她写道:“我们的一切都归功于你,我们都爱你。”整个足坛都在社交媒体上怀念贝利,梅西、C罗、内马尔等球星纷纷发布与贝利的合影,并撰文悼念。英超官方、皇马俱乐部以及“球王”的老东家桑托斯俱乐部等也发文悼念。
2021年9月,贝利被发现患有结肠癌,此后多次在医院接受治疗。2022年11月底,贝利因全身肿胀再次入院。卡塔尔世界杯落幕后,贝利病情再次恶化,最终告别了世界。
贝利 (巴西足协官网/图)
世界足球承上启下的人物
贝利是第一个世界公认的“球王”。1940年出生的他,1956年在巴西桑托斯俱乐部开启职业生涯,1957年入选巴西国家队。他代表国家队征战92场,打进77球,并获得1958、1962、1970共三届世界杯冠军,为巴西永久保留雷米特杯,成为唯一三夺世界杯冠军的球员。
1971年7月,贝利宣布退出国家队,1974年10月宣布退役。1975年,他在美国纽约宇宙队短暂复出,1977年再次宣布退役。
作为“球王”,贝利于1980年被法国《队报》联合多家报社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2000年获首届劳伦斯终身成就奖,2001年被国际足联评为“20世纪最佳球员之一”,曾被《时代》周刊列入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
可以说,贝利的名字早已超越足球领域,成为一个时代符号。但在足球领域,球迷们时常有“关公战秦琼”式的讨论。有人认为“上古大神”最厉害,也有人认为“古不如今”是客观规律,贝利始终是争论的对象。
贝利保持着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职业生涯中共出场1366场比赛,打进1283个进球。但其中正式比赛进球为757个,这是剔除各种慈善赛、商业比赛之后的数据。
1958年瑞典世界杯决赛巴西队5比2战胜瑞典,17岁的贝利(中)在守门员吉尔马·多斯桑托斯·内维斯的肩膀上喜极而泣 (视觉中国/图)
因为拥有贝利,1958年下半年开始,桑托斯队就进入了长达十余年的“走穴时代”。当时电视转播还未兴起,大多数球队甚至不愿意出售转播权,生怕影响上座率,因为当时球队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门票和邀请赛的费用。桑托斯队是当时欧美知名足球俱乐部最热衷邀请的比赛对象。但这样的商业比赛,技术含量当然不能跟正式比赛相比。
在百年足球史上,有不少“上古大神”式的人物,但他们的“进球如麻”很难得到真球迷的承认。他们身处的时代还没有成熟的技战术和阵型,11个“上古大神”配上当时的阵型打法,放到今天会被五大联赛随便一支俱乐部踢得满地找牙。而且那时大多数国家还没有职业联赛,加上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也没有科学的统计记录,许多数据都有水分。
相比“上古大神”,活跃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早期的贝利,已经是“现代足球阵营”的一员。或者说,贝利既不是“上古大神”,也不是梅西C罗式的现代足球巨星,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当时世界足球对抗和技战术水平都有所提高,但相比今日仍差距甚远。1966年世界杯上,贝利遭遇恶意犯规,一度被搀扶离场,但因当时还没有换人制度,只能一瘸一拐继续上场,巴西队最终不敌葡萄牙队,小组赛便被淘汰出局。也正是这届世界杯后,针对犯规和伤病等问题,才有红黄牌与换人制度的诞生——这两项如今球迷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制度,其实诞生还不足五十年。从这一点来说,贝利身处的足球时代,确实很难与今天相提并论。
1968年9月,贝利(中)在对阵比利时队的友谊赛中倒钩射门 (巴西足协官网/图)
不过那些“贝利放在今天可能连五大联赛都踢不上”的说法显然是荒谬的,以贝利巅峰时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放在今天仍可位列一流球星之列。但我相信,如果他面对的是今天的英超和西甲后卫群,绝不可能像在他那个时代那样尽情戏耍后卫,毕竟对抗级别差得太远。
1969年11月19日,巴西里约热内卢,桑托斯队球员贝利在对阵瓦斯科达伽马队的比赛中点球破门,打进他的第1000粒进球 (视觉中国/图)
逆袭人生的贝利,深谙人情世故
贝利的真正可贵之处,在于他为无数后来者提供了人生目标。这个本名埃德松·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的巴西人,出身贫寒,从小在小镇街头踢球,靠擦皮鞋帮补家用,上演了无数足球少年憧憬过的人生逆袭故事。
小时候的贝利 (巴西足协官网/图)
在那个名叫特雷斯科拉松伊斯的小镇上,贝利所踢的是父亲为他特制的“足球”——用破布和旧报纸塞满一只大号袜子,然后尽量捏成球形,外边再用绳子捆紧。
1950年,也就是贝利10岁那年,第四届世界杯在巴西举行。但巴西队在马拉卡纳大球场将近20万主场观众的注视下痛失冠军,举国为之哀痛。而在收音机旁听完整场比赛直播的贝利,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在未来改写足球历史。
即使是在职业生涯末期前往美国踢球,贝利仍然改写了美国足球的历史。美国人甚至将美国足球史分为两个时代,1975年前为“前贝利时代”。正是贝利的到来,起到了为美国足球拓荒的作用。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决赛巴西队4比1战胜意大利队,贝利高举奖杯庆祝胜利 (视觉中国/图)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贝利带领巴西队第三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视觉中国/图)
中国普通民众对贝利有所了解,则要等到1977年。当时,贝利随纽约宇宙队到访中国,在北京和上海与中国国家队踢了两场比赛。1979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贝利自传》,销量极大。
2006年5月18日,贝利在伦敦展示自己的自传 (新华社/图)
带着三个世界杯冠军退役的贝利,不但是球王,也是这个行当里真正的“行尊”,自然会频频发声,但也因此难免“说多错多”。他和马拉多纳的恩怨,便因此持续多年。在巴西国内,罗马里奥面对贝利的批评,曾嘲讽道:“贝利闭上嘴就是诗人。”罗纳尔多面对贝利对其私人生活的指责则反驳道:“贝利令人失望。他是巴西人,是我们的偶像。然而,现在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卑鄙的下流分子。”
经常批评他人私德,却从未管好自己的私生活,是贝利时常引来批评的重要原因。他有三次婚姻,也曾承认自己年轻时外遇无数,有多少个私生子女都搞不清。
2008年8月23日,北京,贝利抱着9岁的地震幸存者林浩,并与其他四川地震幸存者见面 (视觉中国/图)
但在公共领域,贝利可谓深谙人情世故,从不得罪官方层面的任何人。相比评价球员,他对足球领域的高层乃至政治人物的评价非常小心,在公共事务中也显得非常听话。因此马拉多纳批评,“贝利应该和普通球员走得更近,而不是和布拉特、阿维兰热打得火热”,甚至称,“贝利是如此丑陋,我就算再丑陋也到不了那个地步。”
可话说回来,老球星参与国际足球事务、西装革履于庙堂之上,也是一种常态,贝肯鲍尔、普拉蒂尼都比贝利走得更远。将贝利视为“政客”,多少显得苛刻。
同时,贝利作为公众人物,难免有被人为异化的一面。比如他的“乌鸦嘴”便有不小的夸大成分,他的预测并非都是错的,但媒体为了强化“乌鸦嘴”这个标签,往往只对错误预测进行报道。
2006年2月27日,上海,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门票宣传活动中,贝利与一名小女孩合影 (视觉中国/图)
“神化”故事曾是贝利的光环,如今却是他的负担
从贝利退役后的人生来看,他多少有点生不逢时。他在球场上的表现,一多半未能留下影像记录,活成了传说,却也只是传说。比如1961年3月5日,贝利曾踢进一个举世闻名的进球。这个连过多人(有说法是过了7人,还有说法是过了10人)的进球,被吹捧为马拉卡纳球场史上最伟大进球,并在球场立碑作为纪念,也就是“铜匾之球”。但它没有任何影像资料留下,具体的过人数字从未确定,让真实性大打折扣。
2016年6月9日,法国巴黎,马拉多纳(左)和贝利(右)在一场足球活动后拥抱合影 (视觉中国/图)
同样,贝利的许多故事曾在岁月中逐渐被“神化”,在前网络时代,这些故事成为他的光环,但在信息化时代到来后,它们反而成了他的负担。
比如在传说中,贝利曾随桑托斯队在1967年初巡回非洲进行比赛,当时尼日利亚正值“比夫拉内战”,双方军官和士兵都想观看球王表演,于是达成了48小时停战协议。这个故事曾经作为“足球战胜政治”的经典案例广泛流传,但研究者遍寻资料,发现其信息源仅仅来自一名巴西记者的报道,没有任何其他可靠信息源支撑。从各方面推敲,它都是一则不折不扣的假新闻。就连贝利在自传中也不得不承认:“我不知道这个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要真的了解乃至理解这位球王,人们需要找到更多资料,也需要抛弃更多资料。
2022年12月5日,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八分之一决赛中,巴西队以4比1战胜韩国队。巴西队球员在赛后打出“球王”贝利的横幅 (新华社/图)
叶克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