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开端评估泸定地动海螺沟冰崩致灾大概性较小 ...

[复制链接]
leehom雪夜 发表于 2022-9-11 16: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WbFYn0R5nnKNj11y.jpg
海螺沟冰川冰瀑布震前与震后对比图。中科院供图

中新网成都 9 月 11 日电 ( 记者 贺劭清 ) " 被直升机营救前,我们在贡嘎山上的科研职员拍下了海螺沟冰川冰瀑布发生冰崩的场景。"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难与情况研究所 ( 简称 "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 ) 研究员刘巧 11 日担当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现,现在看来,海螺沟冰川在泸定地动期间的冰崩规模并不大,冰瀑布下方较长范围的平展冰舌地区对崩塌下来的冰雪物质活动具有较好的缓冲,开端评估冰崩致灾或进一步形成灾难链的大概性较小。

据相识,贡嘎山地域共有当代冰川 74 条,冰川总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是横断山系与青藏高原东南缘最大的海洋型冰川作用区,也是环球中低纬地域最活泼的山地冰川之一。为探求大天然演替的机密,中科院成都山地地点贡嘎山森林之中设置了贡嘎山高山生态体系观测试验站。近 40 年来,一代代科研职员在试验站瓜代接力,像 " 哨兵 " 一样平常捕获高山天气、冰川与丛林生态体系的点滴变革。

在试验站工作了 17 年的刘巧先容,贡嘎山主峰四周发育了包罗海螺沟冰川、磨子沟冰川、燕子沟冰川以及贡巴冰川等较大规模的海洋性冰川。高温的夏日冰川溶解加速,是科研职员科考观察运动的麋集期。泸定地动发生时虽已入秋,但由于四川大范围的高温,仍有科研团队在贡嘎山举行观测。

M7GI7Krg7z7sK73r.jpg
磨子沟冰川上游震前震后哨兵二号影像对比图。中科院供图

中科院研究表明,1990 年至 2020 年贡嘎山地域冰川连续退缩,冰川总面积面积由 237.8 平方千米淘汰到 206.9 平方千米,面积淘汰了 12.9%。贡嘎山东坡的代表性冰川海螺沟冰川近期呈加快亏损趋势,2016 年至 2020 年间冰川末了退缩速率凌驾 50 米 / 年,溶解区厚度减薄速率高达 2-3 米 / 年,2018 年至 2021 年间冰舌段均匀减薄了 14 米,其加快退化趋势较中国西部地域大陆性冰川更明显。

" 贡嘎山冰川变革重要受到环球变暖连续影响,但要留意,冰川进退对于天气变革的相应有个时间滞后过程,现在贡嘎山冰川反映的是近十年来的天气变革所带来的累积影响。" 刘巧先容,贡嘎山东坡汗青上多次发生的地质灾难都与冰川猛烈退缩、冰川区腐蚀加剧等有关。

泸定地动震中位于海螺沟一号营地附近,间隔贡嘎山主峰直线间隔约 18 公里,而距东坡的海螺沟冰川、磨子沟冰川更近。根据对地动前后的哨兵二号影像对比研判,海螺沟冰川北侧的磨子沟冰川上游也疑似出现了几处冰 / 雪崩的陈迹。

现在,由于地动对海螺沟进山门路粉碎严峻,短期内难以买通,无法进入现场开展具体的冰川变革影响评估;近期地区连续云雨气候也制约了可见光遥感对冰川动态的观测。

刘巧指出,根据震前观测站布设在冰川周边的多个监控相机数据,海螺沟流域上游 3000 米以上地区在 9 月 4 日至 5 日期间曾有一次降雪变乱,加之近期的连续高温气候影响,震区上游在地动发生前后冰雪溶解过程应有所加剧、冰缘失稳地貌扰动加强,叠增强降雨诱发冰川及其卑鄙地区局部泥石流的大概性加大。后期还需连续监测,并联合田野现场调研综合评估冰川非常大概引起的致灾性物源、水源变革对震区灾难的叠加影响。 ( 完 )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