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油价或迎来六连跌

2023-12-14 20: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9| 评论: 2

摘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王新喜油价5连跌之后,如今油价又一次下调,根据光明网消息,12月8日,国内油价第三个工作日的参考原油变化率是-7.65%,预计汽柴油的价格将下调335元/吨,折算之后每升下调0.26元-0.29元。而根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王新喜

油价5连跌之后,如今油价又一次下调,根据光明网消息,12月8日,国内油价第三个工作日的参考原油变化率是-7.65%,预计汽柴油的价格将下调335元/吨,折算之后每升下调0.26元-0.29元。

而根据报道,下次的调价窗口,将会在12月19日24时开启。

事实上,上一轮下调油价是12月5日24时起,国内汽油价格与柴油价格分别下调55元/吨、50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0号柴油下调0.04元,95号汽油下调0.05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车主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少花2元左右。

如今再度下调,意味着油价五连跌之后,6连跌在路上,在原有基础上,每50升油再次省下13元至14.5元的油费。

油价连续下调,这一方面源于近期原油市场利空因素完全占据了上风,尤其是受制于发达国家需求疲弱,全球石油市场需求下降全球经济走势相对低迷,对油价产生了抑制作用。

二是随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在很多国家应用比例的大幅上升,对传统能源有一定的基础效应和替代效应,使得全球能源市场的供需情况产生变化,也为本轮油价调整下跌提供了一定力量。

油价持续下跌,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从目前来看,油价持续下调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我们知道,油价下跌,最直接的影响是燃油车、混动车的用车成本下降了。

用车成本下降,对油车销量、租车市场或有积极影响,网约车司机收入预期提升

事实上,过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燃油车的用车成本过高有直接的关系。“用车成本低”是过去很多消费者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

从定价来看,同级别的电车要比同级别的油车贵2万左右,但电车有用车成本优势,长期看很划算。如果达到8~10年,电车用车成本越来越低。

但现在,油价五连跌,影响的是电车相对于油车的用车成本差。

近1个月来,根据环球网、光明网等媒体报道,多个城市的公用充电费都有上涨现象,包括上海、郑州、重庆、青岛在内的多地充电桩电价出现明显涨幅,涨幅最高的相比此前几乎“翻倍”。

有的充电企业服务费上调幅度甚至在50%左右。

因此,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油价五连跌而充电桩电价上涨,一升一降,用车成本越拉越近,如果这种下跌趋势延续,那么对油车销售或是一种利好。

此外,在今天,网约车司机群体大部分都是用新能源车来跑了,但油车司机占比不低。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9月24日,全国258家网约车平台中,其中有20%的网约车是油车。

截止到今年,这个比例降到了15%~20%左右。全国有558万网约车司机,因此这个比例依然不低。

因此,油价下跌,让这部分油车司机群体的收入预期也提升了,在过去,油价高,很多油车司机宁愿趴着也不出车,甚至拒绝开空调,现在,油车司机用车成本下降,收入预期也提升了。

此外是租车市场。在目前,无论是神州租车,还是一嗨租车,目前平台上绝大多数以油车为主,新能源车占比非常低,油价下跌,加之临近年底,用车需求大涨,因此,油价下跌对租车市场也将产生正向影响,或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租车需求上涨。

诸多行业、诸多商品的底层隐形结构成本下调,对消费或有拉动作用

我们知道,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产品都离不开石油。比如从吃的来看,瓜果蔬菜不包含石油,但是瓜果蔬菜所需要的肥料、农药里面也含有大量的石油副产品。

我们的衣服,除了纯棉等植物纤维,很多有化纤,这些都是石油副产品:各种塑料产品、轮胎之类的都离不开石油,洗发水、沐浴露、肥皂、化妆品都离不开石油。

我们吃穿用所有的东西其实都离不开石油。油价上涨,这些产品成本上升,商品也可能跟着涨,反之,油价下调,相关商品价格下调的可能性变大,至少上涨的动力趋弱。

这意味着与石油相关的很多行业、很多商品的底层隐性结构成本下调,商品涨价趋势有望被抑制,这带来的是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油价下跌,相关行业的利润下跌,员工收入或因此下调。

另一方面,社会老百姓生活成本降低,对于消费的刺激与拉动有正向作用。

2022年年中是油价的高点,油价大约9.33元/升,加30升油就是279.9元,燃油使用成本69%的涨幅+综合生活成本涨价,而不是单单只有86.7元而已,很可能成本涨幅是超过了100元。

而如今,92号汽油零售限价约7.5元/升,加30升油就是225元,相对于去年高点下降54元,相对于8月份5连涨后的高点243元下降了18元。

那么按照同样的综合生活成本下降的换算比例,相对于去年高点,每加30升油成本下降预计超过了70元,相对8月高点,每加30升油生活成本下降30元左右。

另一方面,对于运输行业也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首先是运输物流成本得到下降。因为城市是没有多少生产能力的,必须依赖物流来提供各种物资。

越基础的原材料,比如化工、金属、纸浆等,越对运输价格敏感,汽油、柴油上涨,将导致公路运输的整体费用上升。反之下跌,运输物流的整体的费用也将因此下降。

从行业来看,航空、海运、石油化工、柴油发电、甚至农业都将迎来利好,比如在航空领域,油价上涨导致燃油附加费上涨,油价下跌燃油附加费下调,机票降低,对消费者搭乘航班的频次也有直接促进作用。

在工业化农业中,化肥、地膜、农用机械都需要石油化工作为原材料。油价不断下跌,对这些行业有直接的正面影响,降低了农业与工业成本,一定程度上,油价持续下降对于这些行业的成本降低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油价下降,方方面面迎来利好,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总的来看,稳定油价,把油价稳定到一定的性价比区间,对经济发展、消费刺激,将产生很大的正面积极作用。

正如发改委此前说到的,促销费政策,不是掏空钱包,而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

放到油价上来看,是切实帮助全社会的百姓节约开支。

如果在生活成本上,因为油价上涨导致很多行业,很多群体的利润压缩,成本提升,哪还有多少钱拿出来消费与投资。

反之,如果油价下跌,全社会商品流通的底层隐形结构成本下降,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成本下降,那么消费者就有更多的多余的钱拿出来消费。

综上来看,一轮周期统计才到第3天,原油变化率已经大跌7.65%,跌幅已高达335元/吨,折算后直逼3毛每升,距离调价日期近了对于油车车主来说,新一轮用车红利期也到了。

从理性的角度以及刺激消费的角度来看,目前是时候要让油价回归理性,回归降低生活成本,扩大消费的主线上来,油价下调也就意味着,加和平时一样量的油时,车主可以省下更多的钱,开车的人就会变得更多。

当车主省下了这笔钱,那么车主就可以在其他行业进行相关的消费。

当开车的人更多,自然会拉动餐饮、旅游、商业购物等方方面的消费,而石油副产品等相关行业虽然利润下降,但产品销售拉升作用明显,销量增长了,自然抵消了单品利润降低的影响。

因此,油价下降,几乎在方方面面都迎来利好。

这带来的启示是,在当下的阶段,油价下调的意义重大,把油价稳定在一定的区间,意义重大,因为从当前消费者透露出来的担忧来看,油价持续下调之后,担心的是接下来的大涨势头。

因此,保持油价的稳定与性价比空间,节约有消费力的群体的基本开支,其实变相会刺激经济与消费,这可能也是当下阶段,提升人们消费信心,刺激扩大消费、刺激内需的重要一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dvillzew 2023-12-14 20:02
据最新数据显示,国际油价正面临连续第六周下跌的风险。这主要受到全球疫情恶化以及市场对能源需求减少的担忧所影响。 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剧,许多国家纷纷实施了限制措施,包括封锁和出行限制,这使得能源需求进一步下降。此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对油价形成了压力。 从技术面来看,由于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油价走势疲弱。截至目前,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已连续五周下跌,且短期内看不到明显反弹的迹象。 尽管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同意减产,但这些努力尚未能够改变市场的看空情绪。市场对疫苗的推出抱有一定期望,因为这可能会促使经济复苏和能源需求的回升。 总的来说,油价面临着诸多压力,包括疫情的影响、供应过剩和经济放缓。除非出现意外利好因素,否则油价可能会继续下跌。 ——注:以上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自动分析结果,仅供参考
引用 mrwww 2023-12-14 20:02
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石油需求疲软,预计未来几个月石油供应将继续超过需求,这可能引发油价下跌。 与此同时,美国原油库存也在增加,达到了创纪录的高位。美国石油生产商的增产以及钻井活动的增加,也加剧了油价下行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分析师预测,油价可能会迎来六连跌,即连续六个月下跌。这将对全球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石油出口国来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石油市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和地缘政治风险、美元汇率、全球经济增长等。因此,油价的走势很难准确预测,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并根据市场的动态进行决策。 ——注:以上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自动分析结果,仅供参考

查看全部评论(2)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10:44 , Processed in 0.3784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