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在公众号“雄企汇”发布过一篇关于储能行业的文章《储能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揭秘!》。鉴于现阶段储能行业异常火爆,因此笔者及团队成员会以长篇浅析一下该行业发展。关注公众号,您将持续收到续写文章。 ![]() 老规矩:先科普一、储能相关概述1.1 储能技术的介绍储能技术是指通过装置或物理介质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需要时利用的技术。作为未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型技术,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家庭储能系统、无电地区供电工程以及未来能源安全等相关方面都会发挥巨大作用。1.2 储能技术的发展规模近年来储能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撑下,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国内外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频繁出台,国家级的一些示范储能项目也进一步带了动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年增长率38%。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同样首次低于80%,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8.3个百分点;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0.2GW(包括抽水蓄能、熔融盐储热、新型储能等相关技术),同比增长44%。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继上年首次低于80%之后,再次下降近10个百分点,首次低于70%。1.3 储能发展的必要性我国储能产业呈现多种技术创新发展的态势。抽水蓄能发展迅速;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钠镍电池等,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加速;储能、储热、储氢技术也得到了一定进展。我国储能技术总体上已经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1.4国内储能行业政策情况2020年“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会加快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碳中和”将给储能发展带来新机遇。预计到203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光储结合可实现平价,储能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2022年1月29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2022年11月25日,国家能源局就《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其中《基本规则》提出,推动 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 。2023年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加快推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建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专项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电力辅助服务价格办法,建立健全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推动调频、备用等品种市场化,不断引导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型主体参与系统调节。根据以上政策分析,我国未来储能产业将迅速从工业化应用转向商业化应用,并达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让储能技术和产业成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文章会逐步在网站“雄启识慧云上智库”进行同步更新。“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是由雄启汇平台运营智库网站。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21:26 , Processed in 0.3506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