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琼粤海底 “牵手”,“云电入琼”点亮万家灯火 ...
<p class="otitle">(原标题:【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琼粤海底 “牵手”,“云电入琼”点亮万家灯火)
</p>
<p>
</p><div class="video-wrapper" style="margin: 10px auto;background: #F5F5F5;">
<div class="video-inner" style="padding: 25px;padding-bottom:20px;">
<div class="video" style="height: 435px; background: #000;"><video controls="controls" preload="auto" width="100%" poster="http://videoimg.nos-jd.163yun.com/cmssnapshot/20220915/XHOT39663_0.jpg" style="max-height:100%"><source type="video/mp4" src="http://flv.bn.netease.com/0ed67b2a92c589b4a868e03a3e82ee93fb619a0f4a9b0c3f3dd56b9a73586faf4ec5b678c6df16661f79469024667a44636eff4edb73fdf95db250d7d89f2abe2607607e2f72c032e6db22718ec43b4787c106db11c7e459612f6e5e649fc961ee02a9d0a812665e97c745d5486aa01fe4c893148c300469.mp4">您的浏览器暂时无法播放此视频.</video>
</div>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琼粤海底 “牵手”,“云电入琼”点亮万家灯火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视频综合)</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
</div>
<p></p><p>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题:琼粤海底 “牵手”,“云电入琼”点亮万家灯火</p><p></p><p>记者 左宇坤</p><p>数十万年前,石器时代的一簇篝火,点亮了黑暗中的眼睛;如今,新时代的一项电网工程,点亮了琼崖的万家灯火。</p><p>世界明暗,万物章章,人类从未停止对光的追逐,哪怕是跨越海峡,亦有人迎光走去。</p><p class="f_center"></p><p>“海岛要有光”</p><p>1914年,海口海甸河壳寮小岛上点亮了海南第一盏电灯。这个被海浪日夜拍打的岛屿,看见了自己黑暗中的模样。</p><p>倏忽百年,“要有光”从梦想变为现实,凝结了南网人一诺千金的不懈奋斗。2009年6月30日,500千伏海南联网一回工程成功投产。曾与内地电网隔着琼州海峡相望的琼岛,开始告别电力“孤独”。</p><p>曾经的海南电网是什么模样的?在琼州海峡的分隔之下,自从1914年通电以来,海南电网都是孤立的岛屿电网,电网结构薄弱,“大机小网”问题突出,影响了供电安全可靠性,时不时的停电也给居民生活带来影响。</p><p>“正忙着写材料,还没来得及存盘,忽然停电导致数据丢失,半天的劳作化为乌有,气得‘鼻子冒烟’。”曾经参与了海南联网工程建设、现为南方电网公司计划与财务部(运营监控中心)副总经理的符永锋回忆道。</p><p>“夏天海南天气炎热,用电需求比较大。我们做餐饮的店铺空调基本都是24小时工作,但以前不时就会出现停电的情况,基本这一天就没多少客人进店,收入少了很多。”在海口市从事餐饮行业的李女士说。</p><p>除了岛上居民用电需求得不到满足,电力供应也难以追上海南省发展的脚步。海南电网负荷增长速度加快,但省内可开发的水电资源有限,电源建设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电网面临缺电困扰。</p><p>2005年9月,台风“达维”更是对海南电力设施造成重创。“那时候台风风力过大,海南出现全岛大面积的停电,工程项目建设停摆了好长时间,最后出现工期延迟。”海口市某建筑公司的王经理说。</p><p>“想办法跨过海去与主网联网!”一个大胆的梦想在海南电力人心中萌芽。</p><p class="f_center"></p><p>2018年11月5日,海南联网二回工程海底电缆预挖沟。 南方电网供图 李品 摄</p><p>“定海神针”来了</p><p>回望海南联网工程建设初期,国内关于海底电缆工程的经验几乎是空白。琼州海峡海况复杂、没有海上作业经验、不熟悉有关海洋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手续办理、电缆专业人才稀缺……这一切都是挑战和考验。</p><p>联网工程中,海底电缆的敷设是关键一环。海底电缆与普通电缆不同,要求一次性把一根电缆完全敷设到海底中,不能中断、停顿或者出差错,难度相当大。建设过程中,需要一直有随行的警戒船24小时现场监护和警戒,以有效保证施工船舶的安全以及施工作业不受外来船舶的干扰,确保海底电缆安全施工。</p><p>按照施工要求,海缆路由周围300米海域内不允许有任何杂物,沉在100米以下的渔具要如何处理?施工人员注意到了渔船上一把毫不起眼的D字型刀,在渔民的帮助下,利用这种简陋工具的原理轻松切除渔绳,一天最快可以割10根渔绳,而此前的操作一天只能割2根,“土方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p><p>海缆看起来是个“大家伙”,其实却非常“脆弱”。在将海缆从临时泵站转移到终端站时,外籍施工方提出的大型机械搬运方案开价上百万元、耗时1个月。但工期不等人,工程项目部找来100多位村民,经过多次演练,用肩挑背扛的人海战术成功搬运了海缆。</p><p>据了解,海南联网一回工程投运后的10多年,不管是抵御台风袭击,还是承担重大活动保供电,海南省再也没有出现过大面积停电,因此这一工程也被誉为海南电力供应的“定海神针”。</p><p>一次次创举,一次次突破,500千伏海南联网一回、二回工程相继建成投产运行,在“全国电网一盘棋”的坐标系中,落下来自南方的重重一子。</p><p class="f_center"></p><p>2022年7月25日,海南联网系统工程林诗岛终端站。 南方电网供图 李品 摄</p><p>“云电亦可入琼”</p><p>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岛打开新篇章,迎来新使命。海南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原有的单回联网已不能满足海南省内的电力供应及电网系统需要。</p><p>琼州海峡的另一端,呼唤着更多动力源,而蓝图早已绘就。2015年10月,海南联网二回工程陆地工程在海南省澄海县破土动工。</p><p>“联网二回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海底电缆敷设阶段。”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海口分局海缆运维部经理郭强介绍,由于琼州海峡海况复杂,风急浪高,平均水深44米,最深达到110米,要一次性把没有接头的电缆安全地敷设到海底,难度非常大。</p><p>“深海作业的海缆敷设部分,通过动力定位船只,配备水下遥控机器人、自动定位等全自动化施工设备,准确将海缆敷设到指定路由位置。海缆登陆段的敷设作业敷设船停在距岸边1公里左右的地方,将绑扎好浮体的海缆从船尾‘吐’出。”</p><p>历时近4年的艰苦建设,琼粤再度海底“牵手”。2019年5月30日,海南联网二回工程建成投产运行。从此,海南通过琼粤海底牵手实现电力双回线路联网。联网二回的投运,为海南新增60万千瓦的送电规模,加上联网一回,两条电力大通道的送电规模达到120万千瓦,相当于2018年海南全省最大用电负荷的四分之一。</p><p>“海南联网二回极大提升了系统输电能力,有效降低了台风多发的海南岛大面积停电的机率,同时保障了岛内核电等大机组出力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网结构和电能质量进一步得到优化。”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海口分局福山变电站站长邓杰说。</p><p>海南联网二回工程还进一步增强了海南居民的电力获得感。李女士说,“现在基本没有出现突然性跳闸或是停电,也就不会因为供电问题影响我们这些小本生意。”</p><p>据南方电网介绍,除了电网安全系数大幅提升外,海南联网工程还可以有效地调剂海南电力余缺,为南方电网主网向海南输入清洁能源创造条件。“云电入琼”有效改善了海南能源结构,助力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南网力量。</p><p>世界崎岖跌宕,光无畏直行。海南电力供应稳定,点亮了万家灯火,也点亮了海岛的中国坐标。(完)</p><p></p>
<div style="height: 0px;overflow:hidden;"></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