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家国情怀是中秋佳节的最美底色
<div id="content"><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0"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中秋节来临之际,古装丽人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漫步。新华社记者姜辰蓉 摄<p></p><p>又是一年中秋节,花好月圆人团圆。在西安,街市上点缀的中秋花灯,交相辉映;在台北,很多家庭支起烤肉架,围炉话家常;在新西兰奥克兰,当地华侨华人走出家门,参加丰富多彩的迎中秋活动……天南地北的中华儿女,不管身在何方、无论走到哪里,始终心系团圆。在同一轮明月下,乡愁与家国情怀交织,温润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p><p>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嬗变中,中秋节融汇丰收的喜悦、对团圆的守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中华儿女心灵中留下深深的文化烙印。每当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的思绪生发,中国儿女浓浓的乡愁就变得更加立体。每当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的吟唱响起,中国人民对团圆的期盼就变得更加热烈。从北京到台北,从新加坡到洛杉矶,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可跨山海。</p><p>如今,中国人生活正在发生巨大变迁,尤其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流动性,很多人难以与亲人相聚在一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有人坚守岗位,用心守护更多人的平安健康;也有人选择就地过节,用行动支持着家乡的疫情防控。一次线上视频电话、一件远方亲人寄来的家乡美食、一段精心制作的节日祝福视频,都让人们更懂得 " 家 " 的意义。</p><p>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在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有更丰盈的内涵。香港回归 25 周年之际,大街小巷闪耀的 " 中国红 ",让人泪目;重庆山火肆虐,无数人用身躯汇聚微光筑起了 " 防火长城 ",感动全网;泸定发生地震," 缺食品我们就捐食品、需要救人我们就献血,都想为抗震救灾尽点力 " 的爱心行动,让人 " 破防 " ……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一次次汇聚起中国穿越风雨的力量。</p><p>无论是家人欢聚的团圆之夜,还是遥相祝福的相思时分,都让我们一起抬头仰望那轮皓月,感受切切故乡情,涵养中国人最真挚的家国情怀。(孟庆川)</p><p><strong>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strong></p><p>责编:孟庆川、吴正丹</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