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开展清明音乐抚慰服务
原标题: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开展清明音乐抚慰服务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今天上午9时,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召开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永远同在》《爱的主题》《大鱼》等多首舒缓温婉的曲子,从专业乐手的指尖流淌至整座陵园,吸引了众多祭扫群众驻足聆听。这是陵园在清明祭扫期间向群众提供的一次音乐抚慰服务。
4月1日上午9时,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召开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据悉,音乐抚慰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干预手段,形成于上个世纪40年代,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音乐抚慰已经在很多国家盛行,医学界通过临床实验认定,音乐对放松身心、缓解悲伤、振作精神等,都很有效果。从现代科学看,音乐具有人际和社会作用、生理和物理作用、心理和情绪作用,不同的音乐可以帮助发展听觉、视觉、运动、语言交流、社会认知,同时,音乐也是一种准确表达自我情感的有效途径。正藉于此,目前音乐抚慰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临床治疗和心理干预上,引导人们走出悲悯情绪,重拾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4月1日上午,北京万佛华侨陵园,乐团正在演奏舒缓温婉的曲目。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清明祭扫重点日期间,北京万佛华侨陵园遴选了《永远同在》《爱的主题》《大鱼》《伴随着你》等多首舒缓温婉的曲目,邀请北京知名音乐学院毕业的师生进行现场演奏,将尊重生命、生有所依的祝福传递给每个祭扫群众,配合园区各类鲜花设施,加上全体员工的热忱服务,营造了温馨、文明、安宁、祥和的祭扫氛围,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点赞。除了4月1日,4月2日和5日也将举办追思音乐会。
“之前在老家清明扫墓都是点香烧纸,烟灰四处飘散、烟雾呛鼻,整个墓地也阴气沉沉。自从把家人的遗骨迁到万佛园,他们开始改用鲜花祭扫,既环保又安全,今年又有了小提琴曲相伴,没有了之前想哭的冲动,更多的是替逝者感到庆幸和幸福,真是选对了地方,连追思扫墓的方式都这么优雅、这么温馨。”一位前来扫墓的市民说。
演奏者介绍:“音乐是爱,学音乐就是学爱。我们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去诠释音符,拥抱生命,回馈生命。生命很短,但音符很长,生理年龄无法逆转,但我们可以用音乐传递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护慰逝者的精神长存。”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负责人介绍,今年只是尝试和探索,后续将加大新祭扫方式的研究推广,争取在生态文明祭扫上做出更多有益的实践,惠及民生,服务大众。
编辑 唐峥
校对 吴兴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