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天昊 发表于 2023-2-10 14:56:18

女青年签订“抵制彩礼承诺书”就能抵制收彩礼风?

<div id="content"><p>文 / 冯原</p><p>为倡导婚嫁新风,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的戴家埔乡于近日召开了一场适龄未婚女青年座谈会,受邀参会的 30 名各村适龄未婚女青年集体签订了 " 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 "。(2 月 8 日正观新闻)</p><p>最近,由于江西某些地方天价彩礼而引发的让女青年签订 " 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 " 事件颇为引人注目,在笔者看来,签订 " 抵制彩礼承诺书 " 之事显得有些在做表面文章。实际上,要解释彩礼的由来和它的利弊,我们还得把它放到性别与生育的演化史来分析。</p><p>只要大自然淘汰了单性繁殖,并选择了两性繁殖的形式,就必须将生育全过程落实到两性中的其中一个性别上(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结果都一样)。于是,生育的定位也就决定了最基本的两性关系——哪一方负责怀孕生育,另一方就该为负责生育的一方支付些什么。除了人类之外,在鸟类中,较为容易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雄性海鸥要送些小鱼给雌性海鸥,或者有些雄雀要叼些小虫送给雌雀,以获得 " 婚配机会 "。雄鸟这样做并不是它们生来就大方,而是因为雌性负责生育,雄性要想留下基因就得多付出些东西给雌性。</p><p>发生在鸟类世界的这种行为,转到人类社会之中,可以看成是彩礼的基本来源。它包含了这样一种模式——男性要娶一个女人结婚生子,就得向这个女人(更多是向女人的父母)支付一笔费用,这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不合理之处,但是,请记住,我们从来也不曾观察到,雄鸟向雌鸟的父母送小鱼小虫,而赢得它要追求的雌鸟欢心的。然而,这类行为在人类社会就变得比较有代表性,问题是,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因为何种原因选择了这种婚配模式——把发生在男女两性的个人行为上升到亲代关系和家族关系的层面上。</p><p>伊恩 - 莫里斯在他的《人类价值观的演化》一书中就讲得很清楚,在狩猎 - 采集时代,人类处于小部落时代,增加生育就是王道,所以,男女两性自由恋爱生育,整个部落共同哺养后代,这个时期奠定了男女两性的基本特征:比如女性爱强壮的男性,那是强壮男人可以带给她更多食物;男性爱生育力强的女性,并为美感的演化奠定了基础。一切变化都要来到农业社会之后,从事农业不仅带来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人口,也使得财富积累带来阶级分化,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农业社会的婚配制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自由恋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长决定的家族交换式婚配模式。</p><p>只有在超越个人、上升到家族层面上观察才能发现,产生这种婚配制的真正原因,那是因为,家长决定的婚配制(以前也称为包办婚姻)是以牺牲个体选择为代价,来增加家族的总体收益。在这个模式中,女性变成卖出去的筹码,那种原来在动物界雄性送给雌性的礼物变成了由女性父母收取的彩礼。这种家族式婚配模式,最终也被工业化生产所瓦解。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后,男女两性共同参与工作获得收入,不再受制于农业时代的家族,于是,现代意义的一夫一妻制和自由恋爱模式胜出,这是因为此种婚配模式所带来的费效比最佳的缘故。</p><p>所以,不同时代的生产条件创造了不同的婚配选择和制度设计,并且都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遗产,这就是我们称为风俗或文化的来源。但是,综合起来看,其实人类并不特别爱某种风俗,也不是一定乐于坚守某些文化习俗,人类爱的是风俗背后的利益。简单来说,只要这种风俗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人们才会保持并维护它。这样我们就有必要问一下,为什么江西的这些地区仍然保留着收受彩礼的风俗,显然并不是风俗本身有啥特殊的价值,而是这些地区形成了某种岛屿效应——本地区通行的婚配风俗是由本地区的男性与女性家庭共同合谋构建出来的,它并不单独发生在女性或女性家庭之中。如此说来,让女性单独来签订承诺书,就有点像在买卖双方中单独约束一方——是啊,为什么不让适婚男性联合起来签订 " 不送高额彩礼承诺书 " 呢?进一步来想,就算男女双方都签订了抵制彩礼承诺,难道彩礼的风俗就会一夜之间消失?</p><p>几十年前,曾经有过称之为 " 移风易俗 " 的社会改造运动,其规模和深度都要比今天的签订 " 抵制彩礼承诺书 " 要大得多,但收取彩礼的婚俗亦未见就此消失,反而在当下有越演越烈的势头。</p><p>所以,移风必须易利,而不是易俗。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了男女婚配的基本目标一直没变,那就是让男女双方在生育不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并适应特定的生产方式,双方获得最大收益。江西的男性并不比任何别的地方的男性更大方、更愿意付出彩礼;江西的女性也并不比别的地方的女性更爱财。因此很简单,盛行高额彩礼的某些江西地方的男女都应该走出来,像大都市的年轻人一样,让婚姻选择权回归自我,如此一来,受益主体和收益方式发生改变,旧的风俗自然随风而逝。(作者是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p><p>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p><p><strong>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strong><strong>责编 | 傅铭途 王隽杰</strong><strong>校对 | 潘丽玲</strong></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女青年签订“抵制彩礼承诺书”就能抵制收彩礼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