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47852369 发表于 2023-2-8 17:56:21

婚龄降为 18 岁?晚婚者不在意,但贫困女性会过得更难 ...

<div id="content"><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0"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div></div><strong>作者|侯虹斌</strong><p></p><p><strong>作家、资深媒体人</strong></p><p>2 月 5 号,经济学家任泽平在社交平台上建议,法定婚龄降到 18 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很快引发关注,各媒体也纷纷转载。</p><p>近些年来,随着生育率的断崖式下跌,各路专家纷纷出言献策,意在提高生育。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是奔着 " 催生 " 这个方向去的,网友们都会群嘲,尽是讽刺。一句话:建议专家不要建议。</p><p>那么,这个 " 婚龄 18 岁 " 的方案,对于提高生育率有效吗?</p><p><strong></strong></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1"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strong></strong></div></div><strong>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让贫困地区女性更艰难</strong><p></p><p>平心而论,在任泽平的这篇短文里,有些建议是颇为合理的,比如:</p><p>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放宽收养和送养条件;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等。</p><p>但光是 " 婚龄降到 18 岁 " 这一条,就给人的感观很糟了,它直接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这一点上。为什么大家这么讨厌把 " 婚龄降到 18 岁 " 这个建议?</p><p><strong>想想看,现在的结婚数量少、结婚年龄晚,生育率低,是因为大家都特别想结婚、却因为没到法定结婚年龄而一筹莫展吗?</strong></p><p>当然不是。</p><p>结婚晚,甚至不结婚,是因为大家需要受教育、需要学习、需要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也有更成熟应对生活的能力。是因为大家有了更多选择,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或者是因为始终遇不到合适的人 ……</p><p><strong>那些晚结婚的人,年龄怎么降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或她们忙着挣钱、忙着成长呢。而真正受到影响的,是什么样的人?是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年轻人,主要是女孩。</strong></p><p>其实,以前法定婚龄是 20 岁的时候,贫困落后地区依然有许多女孩根本没到婚龄,就被父母胁迫 " 结婚 ",换彩礼。</p><p>但因为领不了证,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所以很多父母还是不敢光明正大地给未到婚龄的男女婚配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女孩能考上大学,父母或许能允许她去读书。但是,一旦降低了合法婚龄,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农村女孩,读完高中就不让上大学了,必须要嫁人。</p><p>因为哥哥还等着她的彩礼给换媳妇,父亲还等着她的彩礼来还债,家里还等着她的彩礼来盖房子呢!万一女孩读了大学,心野了,懂事了,还怎么用她来换钱呢?把婚龄降低两岁,会让一些刚刚成年的女性减少了受教育的机会,被迫结婚生育。</p><p>经济学家的建议里,婚龄下降是不分性别的,但是为什么我总是提女孩?很简单,现实中,只有女性结婚才能给父权家庭 " 创收 ",只有女孩才会因为生育无法上学、无法工作。18 岁的男孩怎么会担心高中一毕业就当 " 家庭主男 "、被迫做家务,或者被家里哄着结婚呢?</p><p>虽然,这种重男轻女的严重问题,并不是设立结婚年龄多少岁所能改变的,但至少,不要提出加剧恶化这种社会环境的方案。</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2"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div></div>2022 年 3 月,人口学家梁建章的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发布了《中国婚姻家庭报告 2022 版》,其中也提到将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到 18 岁。<p></p><p>不论这些学者的初衷如何,这种建议如果实施,将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一些女性更加成为生育工具,生娃将取代教育,被放到更优先的级别。</p><p>从社会层面来说,允许提前两年结婚,对中国的生育率能有什么影响吗?对女性来说,从 20 岁到 45 岁之间,如果想生育的话,时间非常充裕了,还在乎多提前的两年吗?这么做,非但不能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还把本就不高的生育力透支了。</p><p>我们知道,在如今性别歧视严重、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情况下,即便所有女性都适龄结婚,依旧有三千万男性无法结婚。如果女性人身权、受教育权、生育权的情况恶化,只会让人们更不愿生下女孩,提前进行性别选择堕胎。</p><p><strong>18 岁,法律上是成年人了,却</strong><strong>可能还</strong><strong>是高三学生,</strong><strong>正</strong><strong>准备高考。</strong>在现代社会里,他们还是个孩子,是法律刚刚允许打游戏的年龄(注:中国对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间有严格限制),连生存的技能都还不具备。18 岁的女孩能养孩子吗?能生活独立吗?能有自己稳定的三观吗?18 岁付得起奶粉钱吗?…… 更不要说买房、教育之类高难度的话题了。</p><p>如果让爷爷奶奶们带孩子,他们也才四五十岁,打工人天天 996,买房子、养孩子还不够累吗?还得带孙子,65 岁退休 …… 想想都窒息,了无生趣啊。</p><p><strong></strong></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3"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strong></strong></div></div><strong>建议者更应该思考年轻人为何不愿生育?</strong><p></p><p>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阿马蒂亚 · 森的 " 自由 " 理论很有影响力。他从自由出发,重建了 " 人类发展方法 ":<strong>发展就是全面扩展人类自由的过程。</strong></p><p>我非常认同。自由,就是更多的选择。而且,站在社会的宏观角度来看,就应该是更多参差多态,自愿自发的选择。它同时意味着,信息对称、能进也能退。</p><p>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依然有很多贫困地区的女性,受制于父权家庭,未成年的时候被父母控制,刚满 18 岁也一样。<strong>这种情况下,她说的 " 同意 ",并不符合 " 自由意志 " 的定义范畴。</strong></p><p>由于现有法律规定,女性结婚必须年满 20 周岁。因此,这些落后的现象多少被遏制,女性还能多一点支持与帮助,可能多受几年教育,或多打几年工、变成熟一些。一旦法律往后退,她们的处境就更糟了。</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4"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div></div>实际上,不仅 " 降低婚龄 " 这一条催生政策挨骂,凡是为了促进生育进行动员的政策,都多少让人不舒服。<p></p><p>比如,女性生育无需结婚证。我认为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从出台的主观意愿来看又令人尴尬。因为单身女性可以生育,是基于人权平等,而地方政府出台这个政策,是出于 " 我们想要你生 "。</p><p>民众们感受到的是对生育率的孜孜以求,却没有充分感受到对家庭、对孩子、对女性的保障。不管是在计划生育时代,还是现在的三孩催生时代,有某些 " 专家 " 的观念里,似乎没有考虑过 " 人 " 的意愿,尤其是女性的意愿。<strong>要么把人当作一种负担,要么当作一种资源,</strong><strong>却</strong><strong>没有个人意志,予取予夺。</strong></p><p>与其上赶着催生,不如问问为什么年轻人不想要孩子吧。不改善生存环境,不让人对未来的世界有信心,就算把结婚年龄改到 10 岁大家也不想生啊!</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郑小镇 发表于 2023-2-8 18:08:08

只站在自己立场去看问题的砖家还是不要发言的好

lszaa 发表于 2023-2-8 18:20:11

又是延迟退休,又是提前结婚年龄,不就是变着法让你们多作“贡献”吗?

赵嘉华 发表于 2023-2-8 18:31:55

看来目的是为了多生打工人。

q147852369 发表于 2023-2-8 18:43:56

那你取消彩礼不就完了吗,不能卖女儿了

岁月生活 发表于 2023-2-8 18:55:51

每生一个孩子提前退休5年,分分钟人口爆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婚龄降为 18 岁?晚婚者不在意,但贫困女性会过得更难 ...